重慶市財政局關于《重慶市上市、掛牌企業財政獎補辦法》的解讀
《重慶市上市、掛牌企業財政獎補辦法》(渝財規〔2022〕10號,以下簡稱《辦法》),于2022年12月9日正式印發。為便于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廣泛知曉內容,現將《辦法》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上市企業是經濟轉型的“領跑者”,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推動企業上市對于擴大直接融資和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內多地為推動企業上市和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陸續出臺或優化了對上市企業的獎補政策。我市高度重視上市工作,持續加大財政投入,于2014年首次出臺上市獎補暫行辦法,并于2019年進行修訂完善,政策實施以來的引導作用明顯,但面對注冊制改革、科創板開板、北交所成立等新機遇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新要求,原辦法已不再適應新階段帶來的變化,因此,市財政局和市金融監督管理局對原有獎補政策進行了優化完善。
二、《辦法》主要內容
《辦法》全文分為5個章節,共14條,在現行獎補政策基礎上進行優化完善,主要變化如下:
一是優化獎補結構。對在重慶股轉中心掛牌企業,鼓勵企業持續沖擊上市,改“掛牌就獎3-30萬元、股改再獎20萬元”為“掛牌且完成股份制改造獎50萬元”;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體現基礎層、創新層掛牌的不同“含金量”,改“無差別獎勵60萬元”為“分檔獎補50萬元或150萬元”;對上市企業,《辦法》的獎補標準不再與企業稅收貢獻掛鉤,財政直接獎補800萬元。
二是前移獎補階段。考慮到企業上市過程流程較長、涉及的問題較多,且前期需要付出一定的規范成本和中介機構服務費用,為了減輕企業上市前期成本,將上市獎補重心前移,把“與中介機構簽署正式IPO協議”作為首個獎補環節,即根據上市進程將800萬元上市獎補分為“與中介機構簽署IPO協議獎補50萬元、納入重慶證監局輔導備案獎補100萬元、IPO材料獲受理獎補300萬元、成功上市(過會)獎補350萬元”四個階段分別予以兌現。
三是擴大獎補范圍。為支持企業用好用活資本市場融資功能,調動企業股權融資積極性,對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掛牌的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首次開展股權融資的,按融資凈額的1%給予最高50萬元獎補;對已上市企業通過股權融資進行再融資的,按融資凈額的5‰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對開展并購交易的上市企業,按實際交易額的5‰給予最高100萬元獎補。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