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科學技術局 關于區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027號提案的答復函
重慶市黔江區科學技術局
關于區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027號提案的
答復函
?
農工黨黔江區支委會:
貴單位提出的《關于高質量建設渝東南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議》(第027號)收悉。經與區教委、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住房城鄉建委、區金融辦共同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提案辦理情況
(一)樹立創新求變意識。一是開拓創新思維。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創新思想培育工作,區委組織部多次組織區內干部赴山東日照、重慶高新區等地掛職鍛煉,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黔江高新區等單位先后赴銅仁、懷化、秀山等地高新區考察、調研,學習其他地區創新發展先進經驗,開拓了視野,提高了認識。二是著力激發創新活力。補充兌現2021年科技創新政策134.7萬元,組織企業申報2022年科技創新扶持政策,擬兌現57家企業獎補資金410余萬元,有效激發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積極性,正在著手修訂《重慶市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擬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等方面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措施。三是完善“雙創”容錯機制。已在種子基金、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等方面建立容錯機制,在完成前期盡職調查等程序的基礎上,如企業正常經營出現損失,可按程序據實核銷。
(二)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一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制定了《黔江區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將制造業創新能力穩步提升作為“十四五”時期發展重點,明確了研發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研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等方面的建設目標。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今年以來,圍繞產業特色,簽約入駐移動數據中心、鳳爪生產、1000噸茶葉生產、武陵黑豬肉制品深加工等項目,蓬江實業2萬噸農產品加工項目通過區政府審定;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策劃并對接了魏橋100萬噸電解鋁項目、東方希望玻纖生產項目、晶硅光伏產業鏈一體化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二是培養企業家創新精神。黔江高新區組織開展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邀請市內外各領域知名專家開展創新思維、企業發展等素質培訓,有力的提升了企業家創新意識。三是大力培育朝陽企業。立足我區特色產業,引導資金、項目、人才等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推動西南大學與城市后院公司合作,共同實施“黔江雞雜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重慶大學與三磊玻纖公司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實施“玻纖熔制過程智能優化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目前正在積極爭取市級重大科技創新專項支持。
(三)積極發揮高校源頭供給作用。一是積極引進高等教育資源。持續加強與市內外高校對接力度,區內企業分別與國內60余所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促成武漢科技大學與黔江中心醫院合作,建成市級博士后工作站。二是提升科技創新團隊服務能力。布局30個“教研賽”一體化平臺,會同市科協建成了“重慶市智匯旅游科技創新發展中心”、重慶市應用技術推廣中心“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應用技術推廣中心”、重慶市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和旅游商品研發基地,重慶工藝美術大師傳承創新基地各1個,被教育部認定協同創新中心1個。三是加強校企合作。推動職業院校成立產教融合發展中心,引入社會資本4000余萬元,共建產業學院、專業人才培養聯盟,聯系企業400余家。
(四)完善人才服務體制機制。一是優化人才服務政策。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黔江區英才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擴大黔江英才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打破學歷、職稱等限制,明確提出“我區高新技術企業可直接推薦1-2名管理人才或技術人才”作為服務對象,今年以來,已為我區高新技術企業5名人才發放黔江英才服務卡。二是激發人才活力。強化職業技能培訓,結合我區產業發展和重點企業技能需求,優化培訓專業(工種)設置,及時應需施訓,截至目前,已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536人次。三是營造良好人才發展環境。出臺《黔江區高層次人才激勵辦法(試行)》《黔江區貫徹重慶英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細則》《黔江區人才安居實施辦法(試行)》《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關于進一步完善黔江區英才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人才政策,從安家補貼、工作補貼、專業崗位激勵、科技創新成果獎勵、人才家庭單元服務等方面綜合惠及,符合條件的企業引進人才可享受租賃人才公寓、政策支持購房、安家補貼、住房安居等政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提升企業創新意識。充分利用黔江科技企業孵化基地、西部(重慶)科學城黔江孵化中心等創新創業載體,通過舉辦企業家綜合素質培訓班等方式,著力提升企業家科技創新、決策管理、市場拓展等方面的能力,培養和造就一只高素質企業家隊伍。
(二)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加強與市科技局幫扶集團、重慶高新區的工作對接,充分利用其創新資源,引進、培育一批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研發平臺;進一步優化區內雙創平臺服務能力,通過政策扶持,項目支持、績效考核等方式培育一批示范性孵化基地、眾創空間、星創天地。
(三)深入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加強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江蘇大學、市農科院、市畜科院等市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圍繞主導產業和區內特色產業、重點產業,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組建產學研聯合體,組織高校、科研院所來黔開展成果推介、技術合作等工作,推動一批高質量科技成果落地轉化。
(四)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圍繞區內重點行業、產業,進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引育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集聚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構建市場化協同引才機制,大力引進和聚集符合技術創新需求的緊缺型、復合型人才,廣泛吸引區外專技人才以咨詢、兼職、短期工作等方式參與我區重大科研活動,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
此復函已經王山河書記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領銜代表填寫在回執上寄給我們,以便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工作。
?
重慶市黔江區科學技術局???????
2023年6月29日 ?????????
(聯系人:彭星銅;聯系電話:1332039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