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科學技術局 關于區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35號提案的答復函
重慶市黔江區科學技術局
關于區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第35號提案的答復函
?
喻正良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大對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支持力度的建議》(第35號)收悉。經與區經濟信息委、區人力社保局、區金融辦、黔江區稅務局共同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一、提案辦理情況
(一)完善科技創新政策體制機制。一是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優化創新環境。出臺《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鼓勵、支持民營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從研發投入、技術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創新環境。今年擬兌現科技創新政策58家企業、415.1萬元。二是加強部門聯動,構建企業成長機制。制定《黔江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實施方案(2023—2027年)》等,推進涉企部門信息共享,強化分工協作,構建民營科創企業全周期梯次培育體系,今年以來培育科技型企業66家,第一批已推薦20家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三是積極爭取項目支持,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利用市科技局幫扶集團幫扶黔江的契機,積極爭取市級支持,今年預計可爭取市級科技項目資金1000萬元,推動西南大學與城市后院公司合作,申報“黔江雞雜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重慶大學與三磊玻纖公司開展產學研協同創新,申報“玻纖熔制過程智能優化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項目,積極爭取市級重大科技創新專項支持。
(二)構建服務民營企業的雙創平臺體系。一是完善專業孵化體系。制定《建設黔江區環大學創新創業生態圈實施方案(2023—2025年)》,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孵化模式,打造“1+2+3+N”孵化平臺服務體系,為創業企業和團隊提供創業咨詢、項目路演、投融資等服務。二是積極搭建創新平臺。充分利用重慶高新區創新資源,引進重慶中關村智酷來黔設立分支機構,掛牌成立西部(重慶)科學城黔江孵化中心。推動武漢科技大學與黔江中心醫院合作掛牌成立重慶黔江武陵山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目前該院已成功開展渝東南首例CAR—T細胞治療工作;組織黔永硅業、六九畜牧等4家企業申報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三磊田甜等2家企業申報市級技術創新中心,逐漸形成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全覆蓋的技術創新體系。三是持續激發平臺創新活力。正在研究制定《黔江區高質量孵化載體建設實施方案》,擬對區內工作成效明顯的“雙創”平臺進行激勵,引導各級雙創平臺提升服務能力。
(三)深化科技金融服務。一是種子基金支持初創期企業創新發展。組建黔江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每年組織1—2次投資路演活動,篩選優秀項目以公益參股方式支持創業團隊、企業創新發展。截至2022年底累計支持35家企業1035萬元,2023年預計支持10個項目360萬元。二是信用貸款助力民營科技型企業創新升級。成立了1億元規模的黔江區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風險補償基金,首批到位資金1000萬元,為區內民營科技型企業提供免抵押、低利率的知識價值信用貸款,今年以來已發放貸款28筆、3948萬元,累計發放貸款249筆、3.64億元,有效緩解區內民營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積極引導銀行機構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金融支持,2023年一季度末高新技術企業貸款余額為13.97億元,占渝東南6個區縣余額56.7%。三是加快培育民營科技型上市企業。制定《黔江區進一步推動企業上市工作實施方案(2022—2025年)》,在申報爭取市級補助政策基礎上,對在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給予200萬元獎勵;對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業,一次性給予100萬元的獎勵;對在重慶股份轉讓中心成功掛牌的企業,分別給予掛牌孵化板、成長板、中小企業板(專精特新板)企業3萬元、25萬元、30萬元的獎勵。
(四)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一是優化高層次人才支持政策。出臺《黔江區高層次人才激勵辦法(試行)》《黔江區貫徹重慶英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細則》《黔江區人才安居實施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完善黔江區英才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等人才政策,從安家補貼、工作補貼、專業崗位激勵、科技創新成果獎勵、人才家庭單元服務等方面綜合惠及。正在研究制定《黔江英才計劃實施辦法(試行)》,擬對入選的各領域領軍人才,給予項目及研究經費支持。二是強化人才引進。通過柔性引進的方式,今年以來從西南大學、重慶農科院、重慶蠶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選派國市級科技特派員62名,圍繞民營企業開展一對一技術服務。同時鼓勵民營企業通過柔性聘用、項目合作、聘用退休“雙高”人才等多種方式引進優秀人才,為民族醫院、國維外國語學校等63家民營企業發布聘用退休“雙高”人才需求70余個。三是加大人才創業支持力度。充分運用種子基金公益參股、創業擔保貸款等金融手段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為人才創新創業提供資金保障。2023年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63萬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技術、成果、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通過招商引進、孵化提升、眾創培育等方式引進培育一批以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爭取全年培育科技型企業100家以上,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5家以上。
(二)進一步提升科技服務平臺服務能力。一是全面提升區內“雙創”平臺服務能力,培育一批品牌化、專業化、示范性“雙創”平臺,實施一批“雙創”系列活動,鼓勵區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創辦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星創天地等“雙創”平臺,培育市級及以上“雙創”平臺1個以上。二是策劃開展一批科技成果對接交流活動,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轉化一批高質量科技成果。
(三)深入推進科技金融工作。一是切實做好民營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服務工作,及時補充風險補償基金;扎實開展政策宣傳,推動知識價值信用貸款覆蓋面不斷擴大,爭取下半年推動相關合作銀行發放貸款4500萬元以上。二是推動銀行機構進一步創新信貸支持模式,探索建立更為合理的信貸風險緩釋機制。同時,引導銀行機構持續推進產品服務創新,如根據民營科創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研發適合的金融產品等。三是引導民營科創企業加快自身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提高科創企業金融服務專業化水平。
(四)加強人才引育工作。圍繞區內重點行業、產業,進一步加大科技人才引育等政策扶持力度,加快集聚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鼓勵民營企業與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農科院、蠶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加大產學研協同力度,廣泛吸引區外人才以咨詢、兼職、短期工作等方式參與我區重大科研活動,大力引進和聚集符合技術創新需求的緊缺型、復合型人才。
此復函已經王山河書記審簽。對以上答復您有什么意見,請領銜代表填寫在回執上寄給我們,以便進一步改進我們的工作。
?
重慶市黔江區科學技術局?????
2023年6月29日????????
(聯系人:張瑞越;聯系電話:1332039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