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農業產業化及食品農產品加工業獎勵扶持辦法》解讀
《黔江區農業產業化及食品農產品加工業獎勵扶持辦法》解讀
2024年4月18日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印發了《黔江區農業產業化及食品農產品加工業獎勵扶持辦法》黔江府發〔2024〕 8號,以下簡稱《辦法》,為方便社會公眾全面了解辦法內容,現作如下解讀。
一、《辦法》修訂背景
《黔江區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黔江府發〔2022〕7號自2022年施行以來,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全區農業主導產業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區農業產業發展出現了新情況,面臨著新挑戰。一是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扶持力度不夠。二是從發展產業來講,技術、品牌、市場主體要素必須得到持續的強化,才能真正發揮支撐作用,才能把產業做起來,因此有必要對技術、品牌、市場主體這三個關鍵要素結合起來進行專項激勵,才能把企業做大做強。三是要深入貫徹落實《重慶市經濟作物發展“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建設規劃》,加大中藥材扶持力度,推進黔江區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四是肉牛養殖環保壓力大,穩固提升,不再對新建牛場進行補助。五是部分產業基地規模制定欠合理。如特色水果、蔬菜等部分產業扶持政策欠科學,一定程度影響了政策扶持效果。因此,為進一步強化政策的導向激勵作用,推動我區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對《黔江區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黔江府發〔2022〕7號修訂勢在必行。
二、《辦法》修訂過程
(一)起草階段。區農業農村委堅持問題導向,結合《黔江區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黔江府發〔2022〕7號實施一年過程中的效果及問題,與區林業局、區畜牧中心、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一道,在充分調研、征求相關業主意見的基礎上,對相關產業規模、補助標準進行了修改,形成了修訂《辦法》(初稿)。
(二)書面征求意見階段。2023年6月1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度推進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重慶市支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出臺后,區農業農村委結合市上出臺的政策措施,開始起草黔江區支持食品及農產品高質量發展政策,并于2023年7月10日,發函給區發展改革委、區教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人力社保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區金融辦、區城投集團、黔江區稅務局、人行黔江中心支行、黔江銀保監分局、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國網重慶黔江供電公司等部門、各鄉鎮街道、相關企業征求意見。起草了《黔江區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并于9月18日發函給區財政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衛生健康委、區民族宗教委、區供銷合作社、區林業局、區水利局、區規劃自然資源局、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區農技中心,各鄉鎮街道、中藥材加工企業征求意見。
(三)會議征求意見階段。書面征求意見后區農業農村委及時召開工委會(擴大)對修訂《辦法(初稿)》進行完善。2023年11月15日,區委常委高蘇秦主持召開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專題會議,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商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鄉村振興局、區林業局分管負責人,區農業農村委、區農技中心、區畜牧中心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對《辦法(修訂稿)》作進一步修改。2023年12月18日,區委常委高蘇秦主持召開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專題會議,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委、區林業局、區畜牧發展中心、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對《辦法(征求意見稿)》作進一步修改。2023年12月22日,區委副書記李澤玉主持召開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專題會議,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商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鄉村振興局、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分管負責人,區農業農村委、區林業局、區農技中心、區畜牧中心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會上對《辦法(征求意見稿)》作再一次修改。2024年2月25日上午恩海區長召集區委常委高蘇秦、區農業農村委主任郭興春對《辦法》進行了認真研究,根據恩海區長的指示,2月25日下午區農業農村委組織區財政局、區經信委、區科技局、區畜牧發展中心、區農技中心、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及科室負責人對《辦法(送審稿)》進行討論和修改。2024年3月4日恩海區長主持召開《農業產業化及食品農產品加工獎勵扶持辦法》修訂工作專題會會議,區委常委高蘇秦,區發展改革委、區科技局、區經濟信息委、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商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林業局、區鄉村振興局、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區農技中心、區畜牧中心負責人參加會議,根據恩海區長的講話要求及參會各部門提出的建議意見,對《辦法(送審稿)》再次修改完善。
(四)社會征求意見階段。2023年11月24日,將《辦法(征求意見稿)》掛黔江區人民政府網公告征求意見一個月。
(五)合法性審查階段。按照《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規范行政規范性文件制發工作的通知》(黔江府辦發〔2020〕9號)要求,2024年1月9日,我委將《辦法》及修訂說明、合法性意見、征求意見情況等資料報送區司法局進行合法性審查,并按照區司法局意見進行了完善。
(六)網絡輿情風險評估審查階段。按照《黔江區重大決策網絡輿情風險分級評估和審查辦法(試行)》要求,2024年1月22日,將《辦法》及相關資料報送區委網信辦進行網絡輿情風險評估審查,區委網信辦出具審查結論:《黔江區農業產業化獎勵扶持辦法(送審稿)》網絡輿情風險等級為低風險。
三、《辦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任務
(一)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穩定民生基本盤。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實落地,落實“米袋子”黨政同責、“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穩定全區糧食基本生產面積72.56萬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低于23萬噸,年出欄生豬80萬頭以上,建成蔬菜基地25萬畝。
(二)完善食品及農產品加工全產業鏈,構建政策保障體系。一是圍繞“一主兩輔”,打造肉制品(豬牛)全產業鏈,2024年肉制品(豬牛)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40億元以上。二是打造食用菌全產業鏈。加強本土基地建設,選擇優質品種,確保農產品原料質量。2024年種植羊肚菌菌種7000畝以上、桑枝食用菌菌棒1000萬棒,推進羊肚菌深加工,打造一批桑枝菌初深加工全產業鏈龍頭企業。三是構建食品加工(預制菜)全產業鏈。以發展黔江雞雜預制食品為主導方向,協同發展黔江生豬、黔江肉牛產業,構建豬牛屠宰初加工—雞雜、豬牛肉等凈菜加工—調料包、輔料、復合調味料加工—熟食預制菜加工—雞雜、豬牛肉綠豆粉、小面加工—雞雜、豬牛肉休閑食品加工—延伸發展雞雜佐餐飲料、豬牛附產物制造寵物食品的食品加工產業鏈,力爭2024年實現全區食品加工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5億元以上,全區食品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90億元以上。
(三)推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升級,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山地優勢特色產業,提速發展糧油桑豬(牛)”主導產業和“煙果漁菌(藥)”等特色規模產業,適度發展中藥材、茶葉、特色水果、調味品等其他特色產業。“十四五”期間,將煙葉生產規模恢復至4萬畝,標準桑園面積穩定在10萬畝,高標準建設優質5萬畝獼猴桃、8萬畝脆紅李、4萬畝中藥材、3萬畝茶園、2萬畝水產養殖基地,實現年出欄牛3萬頭。做強農產品加工業,打造140億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家,發展家庭農場800個、農民合作社1600個,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0個以上,成功組建生豬、煙草2個產業化聯合體,成立成渝蠶桑絲綢及生物產業聯盟,50%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年經營收入超過10萬元。做響現代山地農業品牌,成功創建“黔江蠶桑”地理標志農產品,新增“三品一標”100個。
四、《辦法》實施的保障措施
產業發展要堅持“五項原則”,通過政策引導打造“三金”體系,建立健全辦法實施細則,以項目為抓手確保扶持政策發揮最大效益。廣泛動員社會參與,強化法治保障,加強資金管理,全面保障辦法各項工作落實落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