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kyius"></ul>
  • <ul id="kyius"></ul>
    <li id="kyius"></li>
    <strike id="kyius"><rt id="kyius"></rt></strike><strike id="kyius"><input id="kyius"></input></strike>
  • <strike id="kyius"></strike>
    您當前的位置: 區統計局>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您當前的位置: 區統計局>政務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統計信息>統計公報
    • 索引號 11500114009130493N/2021-00025
    • 主題分類 統計
    • 體裁分類 統計分析
    • 成文日期 2021-04-13
    • 發布日期 2021-04-13
    • 文件標題 2020年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發布機構 黔江區統計局
    • 有效性 有效

    2020年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0年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重慶市黔江區統計局

    20214月)

    2020年,極不平凡。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全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重慶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八項行動計劃”,縱深推進“工業強區、旅游大區、城市靚區”建設,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區抗疫斗爭取得重大成果,經濟運行逐季恢復、穩定轉好,社會和諧穩定局面持續鞏固。?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45.16億元,比上年增長3.9%。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增加值32.20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86.26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126.70億元,增長4.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3.1∶35.2∶51.7。民營經濟增加值129.02億元,增長1.2%,占全區經濟總量的52.6%。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30萬人,比上年減少0.7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0.43萬人。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8.5%,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5.7%。全年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下降62.8%,占工業投資的27.9%。

    2020年末,按現行國家農村貧困標準測算,全區已實現脫貧攻堅目標。65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累計脫貧11741戶、45132人,絕對貧困歷史性消除。

    全年新登記市場主體8255戶,年末市場主體總數47952戶。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增加值32.83億元,比上年增長5.1%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3.76億元,比上年增長5.3%。其中,農業27.79億元,增長5.3%;畜牧業21.43億元,增長4.5%;林業3.11億元,增長9.4%;漁業0.53億元,增長9.5%。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2.29萬畝,比上年增長0.3%。糧食綜合單產317.99公斤/畝。

    全年糧食產量22.99萬噸,比上年增長0.4%。其中,夏糧產量4.82萬噸,增長0.02%;秋糧產量18.17萬噸,增長0.5%。谷物產量13.00萬噸,減產0.4%。其中,稻谷產量6.10萬噸,減產0.1%;玉米產量6.78萬噸,減產0.9%。豬肉產量4.50萬噸,下降1.2%。生豬出欄59.4萬頭,下降1.4%。年末生豬存欄42.7萬頭,增長3.7%。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71.89億元,比上年增長3.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9.3%。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2.1%,制造業增長2.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0.8%。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14.37億元,比上年下降2.1%。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5.04億元,比上年下降7.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73億元,增長5.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6.40億元,下降13.8%;金融業增加值15.76億元,增長4.0%;房地產業增加值19.86億元,增長11.3%;其他服務業增加值61.91億元,增長8.7%。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20.27億元,比上年增長15.1%。

    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39.50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0.7%;貨郵吞吐量354.3噸,增長65.4%

    全年公路運輸總周轉量比上年增長8.5%。公路客運周轉量31037萬人公里,下降42.6%;公路貨運周轉量27615萬噸公里,增長21.5%。

    全年鐵路運輸總周轉量比上年增長16.2%。鐵路旅客發送量57.33萬人次,下降25.1%;鐵路旅客到達量59.36萬人次,下降15.8%;鐵路貨物發送量43.5萬噸,增長1259.4%;鐵路貨物到達量42.5萬噸,增長26.9%。

    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47億元。郵政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1.34萬件,包裹業務345.4萬件,快遞業務3.9萬件。

    全年電信業務總量2.89億元。電話用戶63.30萬戶,其中移動電話用戶58.80萬戶?;ヂ摼W用戶74.05萬戶,其中固定寬帶互聯網用戶16.50萬戶,手機上網用戶57.55萬戶,互聯網普及率100%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6.6%。

    在限額以上單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7.9%,飲料類商品下降1.9%,煙酒類商品下降8.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增長1.7%,日用品類商品下降11.1%,五金、電料類商品下降1.9%,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下降3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增長1.3%,中西藥品類商品下降7.3%,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下降25.2%,家具類商品下降11.2%,通訊器材類商品下降16.9%,石油及制品類商品下降40.2%,汽車類商品下降24.4%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下降45.0%。其中,民間投資下降24.6%,占比達44.5%,較上年提高12.0個百分點。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4.74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其中,住宅投資11.97億元,增長28.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13億元,下降7.5%。

    全區公路總里程6364公里。路網密度265公里/百平方公里。

    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11905.1萬元,比上年增長110.1%。其中,出口11748.7萬元,增長109.9%;進口156.4萬元,增長130.1%。

    八、財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06億元,比上年增長15.4%。其中稅收收入17.33億元,下降1.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8.53億元,比上年增長6.8%。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285.63億元,增長8.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351.97億元,增長19.5%。

    全區共有證券營業部4家,證券分公司2家。

    全區共有營業性保險分公司22家。保費總收入12.26億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4.35億元。人壽保險收入7.92億元,全年賠付各類保險金3.56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付2.79億元,人壽保險賠付0.77億元。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區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24元,比上年增加1926元,增長7.9%。全區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242元,比上年增加1090元,增長6.8%

    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335元,比上年增加2013元,增長5.7%。其中,工資性收入18462元,增長6.5%;經營凈收入11555元,增長4.1%;財產凈收入3084元,增長4.3%;轉移凈收入4234元,增長7.5%。全年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060元,比上年增加1049元,增長4.8%。

    全年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4元,比上年增加1129元,增長8.7%。其中,工資性收入4107元,增長11.5%;經營凈收入4748元,增長10.6%;財產凈收入327元,增長9.8%;轉移凈收入4922元,增長4.7%。農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897元,比上年增加763元,增長7.5%。

    全區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5.7%,與上年持平。其中城鎮35.2%,農村37.0%。

    全區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8.2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0.23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6.4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45.39萬人。工傷保險參保5.86萬人。生育保險參保5.25萬人。失業保險參保4.32萬人。

    年末全區共有5845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4371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323人,農村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人數1845人。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620/月,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496/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806/月,集中供養孤兒補助標準1456/月,社會散居孤兒補助標準1256/月。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新入庫科技型企業90家,科技型企業總量達350家。全年獲批高新技術企業17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37家。全區國家級雙創平臺達5家。全年實施區級科技計劃項目67項。

    全年共獲得專利授權22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0件。年末有效發明專利103件。

    全區共有注冊商標4750件,比上年增長17.2%。地理標志5件。

    全區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學校2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普通中學26所,普通小學61所,幼兒園15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6%,初中入學率100.0%,小學入學率100.0%,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0.2%。學前教育普惠率95.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0%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區共有博物館1個,民族文化藝術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23個。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2%。共有國家級綜合檔案館1個。

    全年接待游客2600萬人次,比上年下降13.3%。其中,接待過夜游客326.8萬人次,下降52.3%;接待一日游游客2263.2萬人次,下降2.9%。全年旅游總收入145億元,比上年下降9.4%。年末全區擁有國家A級景區8個,其中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7個。

    年末全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94個,其中,醫院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個,鄉鎮衛生院24個,村衛生室172個。醫療衛生機構實有床位數4268張,其中,醫院床位3187張,鄉鎮衛生院床位980張。全區共有衛生技術人員388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348人,注冊護士1838人。

    全年在市級及以上體育賽事中獲得金牌9枚,銀牌11枚,銅牌9枚。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18.6%,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綜合能源消費量下降20.5%。

    全年水資源總量28.07億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606.7毫米。用水量0.91億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2.38平方公里。

    全區自然保護區3個,其中市級自然保護區2個。完成營造林面積約12.8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65%。

    黔江轄區地表水監測的三條河流水質均保持在III類及以上,均滿足水域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全區功能區聲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晝間達標率100%,晝間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52.6分貝,道路交通噪聲晝間平均等效聲級64.3分貝。城市區域噪聲總體水平等級為二級,評價為較好;道路交通噪聲總體水平等級為一級,評價為好。

    全年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55天。城區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32微克/立方米、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10微克/立方米。

    全年地質災害應急處置142起。全年生產安全事故11起,死亡13人。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053人,比上年增長10.4%

    注:

    1.本公報中2020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2020年全區人口相關數據,待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發布后另行公布。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按照我國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規定,地區生產總值核算包括初步核算和最終核實兩個步驟。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數據為初步核算數。

    4.工業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和數字創意產業等八大產業中的工業相關行業。

    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指標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

    6.其他服務業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行業。

    7.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

    8.行業統計標準

    規模以上工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單位。

    有資質的建筑業: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筑業法人單位。

    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法人單位。

    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飲業法人單位。

    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全部房地產開發經營業法人單位。

    規模以上服務業: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大類。

    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資料來源(以文中數據為序):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區人力社保局;脫貧攻堅數據來自區扶貧辦;交通數據來自區交通局;通信數據來自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對外經濟數據來自區商務委;財政數據來自區財政局;部分金融數據、證券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黔江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黔江銀保監分局;醫療保險數據來自區醫保局;城鄉低保、城鄉特困人員救助數據來自區民政局;科技數據來自區科技局;市場主體、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量數據來自區市場監管局;教育數據來自區教委;文化、旅游數據、體育數據來自區文化旅游委;檔案數據來自區檔案館;醫療衛生數據來自區衛生健康委;水資源數據來自區水利局;自然保護區、林業、森林數據來自區林業局;噪音、空氣、水質監測數據來自區生態環境局;地質災害數據來自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生產安全事故數據來自區應急管理局;農業、居民收入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黔江調查隊。其他數據來自區統計局。

    附件下載
    2021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鸦窝| 国色精品v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日本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日韩高清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1024日韩看片四虎紧急入口|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日韩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精品玖玖玖在线资源|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中文 | 日韩蜜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在线国产|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2020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日韩三级草久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