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關于印發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的通知
正陽園區管委發〔2022〕22號
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關于印發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的通知
?
各部、辦、中心,園區各企業,各有關單位:
經委領導同意,現將《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抓好學習和貫徹。
?
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
2022年11月16日
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應急預案
?
為切實做好正陽工業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閉環生產管理及應急處置工作,加強常態化管控、應急防控管理和提升處置能力,確保園區企業經營順利推進、人員穩定生活,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重慶市委市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結合園區及當前疫情防控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總則
(一)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以及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二十條防控措施”相關內容編制。
(二)適用范圍。
在正陽工業園區管轄范圍內,出現以下情況適用本預案:
1.重慶市部分區域散發疫情并對局部區域進行封控管理,有影響園區企業和人員時;
2.當園區企業內發生工作人員感染時;
3.當園區企業進口冷鏈食品、進口非冷鏈貨物外包裝及環境核酸抽樣檢查呈陽性時;
4.當園區企業出現外來人員感染時;
5.按照屬地政府指令參與的其他應急救援行動。
(三)人員準備。
當重慶市部分區域出現散發疫情并對局部區域進行封控管理時,或存在疑似感染或園區企業有密切接觸人員,以及即將響應本預案之前,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有權緊急召集機關干部職工、轄區街道社區居委干部、派出所民警、衛生機構醫務人員、企業和社會志愿者等人員組建園區疫情防控應急隊伍,各單位和個人應予以充分配合。
(四)工作原則。
1.預防為主、常備不懈。增強對新冠肺炎疫情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物資、車輛等應急儲備工作,提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
2.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疫情防控處置行動由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根據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情況和影響程度,按職責區分別負責。
3.職責明確,通力合作。明確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專項工作組、各有關單位、有關工作人員的職責,堅持分工負責,歸口管理。同時建立工作聯系機制,加強部門間、園區與屬地間、園區與企業間的溝通協調、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快速響應,確保疫情突發事件應急保障任務順利完成。
4.屬地為主,多方聯動。在園區企業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時,及時報告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經信、衛生健康、疾病控制和屬地街道,在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園區管委會積極配合、聯動處理。
二、組織體系及職責
(一)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設立園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領導小組(下稱“應急處置小組”),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應急保障工作。
組??????長:肖培明??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常務副組長:陳煦龍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副 ?組 ?長:羅 ?軍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鄧 ?波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丁榮華 ?黨工委委員、招商服務中心主任
李德重 ?黨工委委員、企業服務中心主任
應急處置小組負責落實園區主體責任,按照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統籌組織轄區企業配合應急處置工作,督促指導各專項工作組落實工作職責、工作措施。應急處置小組下設綜合協調、人員管控、防疫處置、后勤保障四個專項小組,各專項小組組長分別由相應的副組長擔任,有關部室和單位為成員。
1.綜合協調組
組長:陳煦龍
副組長:鄧波
成員:黨政辦
負責關注、傳達防疫信息、政策要求,負責與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健康委、區經濟信息委、轄區街道、公安等政府機關單位的聯絡工作,負責各專項小組的工作任務要求傳達、協調、督促,負責各類防疫工作宣傳報道。
2.人員管控組
組長:丁榮華、李德重
成員:企業服務中心、經濟運行部、投資融資部、轄區社區居委、公安派出所、轄區衛生機構、博通物業公司、鴻莊公司
負責應急狀態下園區企業的組織動員、秩序維護,組織配合開展流調溯源、核酸檢測、隔離人員管理。負責園區企業的疫情防控工作落實。
3.防疫處置組
組長:羅軍
成員:安全生產部、規劃建設部、法制辦、轄區社區居委、公安派出所、轄區衛生機構、博通物業公司、鴻莊公司
負責適量儲備口罩,準備應急狀態下臨時辦公區域、重點人員就地隔離管控區域,負責準備應急車輛;負責落實常態化人員進出的測溫、驗雙碼、登記報備等防控措施以及應急狀態下配合開展現場封控、全面消殺,負責落實就地管控或酒店管控下企業員工住宿方案的實施。
4.后勤保障組
組長:鄧波
成員:黨政辦、財政財務部、招商服務中心、發展計劃部、高新技術產業部、轄區社區居委、博通物業公司
負責落實人員住宿,負責封控、隔離期間工作人員以及企業員工餐食供應;負責車輛日常消殺工作以及藥品準備,負責聯絡供應單位和志愿者做好送餐等日常疫情防控工作;負責消毒用品等防疫物資,負責水電氣等保障,落實設備運維管理;負責應急狀態下企業員工生活、防疫物資、生活物資(洗漱用品、睡袋)的緊急采購供應。
三、預警
(一)園區企業進口冷鏈食品、非冷鏈貨物及相關環境核酸檢測異常時,綜合協調組第一時間內部通報并報送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健康委、區經濟信息委、轄區街道。區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組織“雙采雙檢”復核,結果為陽性時,由區衛生健康委向綜合協調組反饋信息。
(二)園區企業來黔返黔入職及工作人員在體溫檢測時發現體溫異常時,所在企業第一時間報告綜合協調組。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前提下,企業第一時間組織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檢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時,第一時間報應急處置小組。
(三)園區企業發現高風險區外來人員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密接人員,發現企業第一時間報應急處置小組,應急處置小組第一時間報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四)應急處置小組接到各類報告后,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會同轄區街道和社區居委、區衛生健康委、區公安局等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四、閉環生產及應急處置
(一)場所分區分類管理
1.分區管理。按照風險等級對園區管轄區域內部設置不同區塊,做到互相隔離。按照綠區(正常生產)、藍區(新進入且需較長時間停留的人員觀察)、橙區(密接或疑似)、紅區(有感染情況)等設置。同一等級區塊劃小管理單元,減少不同區塊人員的流動接觸。根據與外部環境接觸程度,對不同區塊實施不同的防疫標準,風險較大區塊人員佩戴N95/KN95口罩。返崗人員要安排安全的交通工具,點對點運輸,對新進入且需較長時間停留的人員,如新招募人員,應當在藍區按照屬地要求觀察足夠時間或進行足夠頻次核酸檢測或持有規定時間內核酸陰性證明,在滿足要求前落實獨立的住宿、生活條件且不到其他區塊,不與其他區塊人員接觸。注意時空重疊,例如不同企業員工之間做好無接觸交流。
2.分類管理。對交接區塊(如出入口、裝卸貨場地、倉庫等)、生產經營區塊(如車間、會議室、辦公區等)、生活區塊(如食堂、宿舍、健身房等)、公共衛生區塊(如衛生間及廢物處理場地等)、公共空間(如道路、室外場地等)等不同區塊,通過分類管理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加強各區塊之間接合部的管理。
3.環境整治與消殺。配置自有消毒力量或通過第三方專業消毒隊伍,定期開展環境消殺,對高頻接觸物品(如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鈕、對講器按鈕、快遞存放架、垃圾儲存點等)、高人流集聚場所、中央空調、公共衛生間、物流交換場所等適當增加消毒頻次。安全合理使用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防止疫情傳播。
4.生活與辦公管理。實行分時分散就餐,合理布局食堂就餐區域桌椅,同向擺放或加裝隔離板,取餐時應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離。做好員工宿舍管理,減少外來人員進入。加強會議活動管理,倡導視頻、電話會議,非必要不舉辦大型會議、展覽或培訓等集聚活動。
(二)人員管理
1.人員全覆蓋。統一登記在園區內的人員,所有正式、客戶派駐、勞務派遣、第三方外包、實習員工和臨時進入人員等均實現無差異的防疫要求。
2.核酸檢測全覆蓋。按照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頻次開展核酸檢測,提高與社會面接觸人員的核酸篩查頻次。一定規模以上的企業可通過培訓上崗等方式建立安全穩定的采樣隊伍,一定區域可派駐采樣隊伍。
3.健康管理全覆蓋。做到“場所碼”全覆蓋,相關企業指定專人每天匯總員工健康狀況,員工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可疑癥狀,應暫時安置到企業橙區臨時隔離觀察,并按相關規定處置。加強員工新冠疫苗接種工作,提高接種率。根據疫情形勢,加強中藥干預,提高員工免疫能力,預防感染。
4.出入管理全覆蓋。做好出入人員的登記管理,實施人員“掃碼”進入,執行“戴口罩、驗碼、測溫、登記、消毒”等措施,按照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查驗對應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對沒有相應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要求就近進行核酸檢測,并及時跟蹤獲知檢測結果。在企業門口設置臨時觀察點并配備相應的防疫處置條件,對體溫異常或“黃碼、彈窗、紅碼”等人員,暫時安置到橙區臨時隔離觀察,并按相關規定進行報告。合理劃設進出通道,做好人員分流,避免因掃“場所碼”導致人員聚集。對供應商車輛司乘人員另行登記,但根據市級物流保暢要求處理,不在本指引規定范圍。
(三)加強物流管理和防疫物資儲備。
1.物流管理。生產生活物資進入區域內,設置專用路線和固定場所,并與其他區域相隔離。供應商車輛司乘人員嚴格按照防疫要求進入區域,安排固定人員進行接收、裝卸、貯存、拆封、消毒等,本區域物流車輛外出繼續做好防護。有物流運輸需求的企業可申請運輸通行證并按相關規定執行。來往票據注意消毒。
2.快遞外賣等管理。郵件、快遞、食品外賣等物品進入企業,要統一存放、管理和消毒,對外包裝采用消毒液噴灑、擦拭等方法進行消毒。
3.防疫物資儲備。及時采購防護口罩、酒精、免洗洗手液、測溫儀等防疫物資,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消毒防護用品。使用過的防疫物品,按要求進行規范處置。
(四)應急響應啟動
1.應急響應。啟動應急響應時,應急處置小組成員集中辦公,保持24小時運行狀態。
2.現場封控。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綜合研判評估結果,嚴格落實《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處置指南(修改版)》和《新冠肺炎疫情社區防控方案(最新)》相關措施,按照區衛生健康委等相關指導和要求,精準劃定和管控相關風險人員和區域,第一時間對密接、潛在接觸者和可能暴露的重點人員實施就地隔離管控。
3.流調溯源。人員管控組協助衛生健康、公安、大數據局等部門開展流調溯源工作。
4.核酸檢測。人員管控組會同轄區街道、區衛生健康委組織企業開展大規模采樣檢測,物資保障組負責提供必要的場地、物資、水電氣接入。
5.人員管控。人員管控組會同衛生健康部門對密接、重點場所高風險暴露人員按國家和重慶市相關方案實行集中隔離或醫學觀察,對滯留企業的其他風險人員組織臨時管控措施。
6.后勤生活保障。后勤生活保障組負責企業管控區域人員的住宿,飲食,快速分發防疫物資,迅速落實生活物資供給渠道,提供生活所需食物、水和其他生活用品。
7.全面消殺。
(1)在區疾控中心指導下,對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疑似病例、密接、重點場所高風險暴露人員工作、生活、活動軌跡場所及相關區域進行采樣后,防疫處置組對相關區域進行全面消殺,其中病例涉及場所的終末消毒由疾控專業人員實施。
(2)對呈陽性進口冷鏈食品、進口非冷鏈貨物的堆放場所,由區疾控中心指導防疫處置組委托專業消毒機構進行全面消殺。所接觸的裝卸人員、司機和其他工作人員開展48小時內2次核酸檢測,并對其工作、生活、活動軌跡場所及相關區域進行采樣后,由區疾控中心指導防疫處置專項小組對相關區域進行全面消殺。
8.人員轉運。按照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方案,區衛生健康委統籌協調救護車將核酸檢測呈陽性的人員閉環轉運至新冠肺炎定點醫療機構集中救治,將密接就近閉環轉運至指定酒店進行集中隔離或居家醫學觀察。當待轉運人員較多救護車滿足不了轉運需求時,由防疫處置組配合,協調指定車輛參與人員轉運等工作。車輛轉運過程中過好隨車人員的個人防護,轉運前和轉運后做好車輛的消毒工作。
9.垃圾處置。封控現場、人員管控區域和大規模核酸檢測區域的醫療、生活垃圾按醫療垃圾處置,垃圾由防疫處置組組織消毒后放于暫存點。區生態環境局負責對接醫療廢物處理公司,對醫療廢物進行規范處置。
五、信息報告與發布
(一)信息報告。企業工作人員或進口冷鏈食品、非冷鏈貨物及相關環境核酸檢測異常時,由發現企業第一時間報應急處置小組,核實清楚后第一時間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二)信息發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發布疫情處置相關信息,疫情處置相關信息有關規定統一發布。
六、應急響應終止
園區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末例病例最長潛伏期內無新的病例出現,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向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申請,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專家組評估后終止應急響應。
七、培訓與演練
(一)培訓。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和國家相關防控技術指南方案,在區級相關部門專業指導下開展園區企業疫情防控培訓,加強常態化檢查力度,提高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
(二)演練。在區級相關部門專業指導下適時開展桌面推演或實戰化應急預案演練。演練結束后,認真進行總結,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
八、附則
(一)工作要求。園區內所有企業需全面、主動配合常態化防控及應急處置工作,如實向園區管委會反映情況,若故意隱瞞信息、拒不配合防控要求的將進行嚴肅處理。
(二)管理與更新。本預案由應急處置小組制定,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新冠疫情防控應急處置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修改和完善,以后本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或出現新的情況,應急處置小組應及時修訂、完善本預案。本預案涉及的政府機構職能職責、任務分工以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安排為準。
(三)解釋部門。本預案由應急處置小組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