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重慶市黔江區糧食應急預案的通知
黔江府辦發〔2022〕47號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重慶市黔江區糧食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黔江區糧食應急預案》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7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1 ?總則
1.1 ?編制目的
通過本預案的編制和實施,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全區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確保糧食市場供應,保持糧食市場價格基本穩定,維護正常社會秩序,保障全區糧食市場安全。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家糧食應急預案》《重慶市突發事件應對條例》《重慶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重慶市糧食應急預案》《重慶市地方糧食儲備管理辦法》《黔江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文件,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所稱糧食應急狀態,是指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原因引起區內糧食供求關系突變,在一定范圍內出現群眾大量集中搶購、糧食脫銷斷檔、價格異常上漲等糧食市場急劇波動或異常波動的情況,影響社會穩定,需要立即組織、調劑和調用糧食的應對工作。
本預案所稱糧食為原糧及成品糧(含食用油和主食)。
1.4 ?工作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底線思維,科學監測、預防為主,反應及時、果斷處置,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工作原則。
1.5事件分級
按照應急處置需要,本預案規定的糧食應急狀態從高到低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一般(Ⅳ級)四個等級。
(1)特別重大(Ⅰ級):發生包括我區在內的跨區(縣)糧食突發事件。(2)重大(Ⅱ級):區內2個及以上鄉鎮(街道)發生糧食突發事件。(3)較大(Ⅲ級):區內1個鄉鎮(街道)2個及以上行政村(社區)發生糧食突發事件。(4)一般(Ⅳ級):區內1個行政村(社區)發生糧食突發事件。
上述有關數量表述中,“以上”含本數。
2 組織指揮體系
2.1 ?區級層面組織指揮機構
區糧食應急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制,區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為指揮長,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為副指揮長,統一領導、組織、指揮應對工作。區糧食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區發展改革委,由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區糧食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在應急狀態處置時,按職責組建綜合協調、應急處置、社會穩定、交通保障、輿論引導、事件調查等工作組。
2.2 ?鄉鎮(街道)組織指揮機構
各鄉鎮(街道)應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相應的糧食應急指揮機構,負責領導、組織和指揮本轄區內的糧食應急工作。
2.3 ?現場指揮機構
(1)一般、較大糧食應急狀態應急處置由鄉鎮(街道)負責成立現場工作組;
(2)重大糧食應急狀態應急處置由區政府成立現場工作組;
(3)特別重大糧食應急狀態應急處置按市政府要求成立現場工作組;
(4)各現場工作組負責制訂現場應急處置方案,組織開展信息報告、輿論引導、糧食供應、動態監測、糧食干預等各項工作。
3??監測預警
3.1??監測與預防
區發展改革委會同區政府有關部門建立糧食監測預警系統,加強對糧食市場供求形勢的監測和預警分析,掌握糧食市場供求和價格動態變化,及時向區政府報告主要糧食品種的生產、庫存、流通、加工、消費、價格、質量等信息。加大對重大自然災害等可能引發糧食應急狀態的跟蹤監測;結合工作職責,加強糧食應急風險管理,開展好風險識別與登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等各項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對本區內的糧食生產、需求、庫存、加工、價格和市場動態實時監測分析,并及時向區政府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報送糧食市場監測情況。
3.2 ?預警
3.2.1預警分級
對可以預警的糧食應急狀態,按照應急狀態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緊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預警分為四級,由高到低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表示??赡馨l生特別重大糧食應急狀態或可能啟動Ⅰ級應急響應的,發布紅色預警;可能發生重大糧食應急狀態或可能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的,發布橙色預警;可能發生較大糧食應急狀態或可能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的,發布黃色預警;可能發生一般糧食應急狀態,或可能啟動Ⅳ級應急響應的,發布藍色預警。
3.2.2 預警信息發布
藍色、黃色預警由有關鄉鎮(街道)報區政府批準后發布,橙色預警由區糧食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報區政府批準后發布,并向市糧食應急指揮部報告;紅色預警按市政府要求發布。
區發展改革委預判可能發生糧食應急狀態時,應當及時向區政府提出預警信息發布建議,同時通報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和可能影響到的相關地區。必要時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當面告知等渠道或方式向公眾發布預警信息。
鄉鎮(街道)預判可能發生糧食應急狀態時,應當及時向區政府和區發展改革委報告。
3.2.3 預警行動
預警信息發布后,可視情況采取以下措施:
(1)分析研判。組織有關部門和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及專家,及時進行分析研判,預估可能的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視情況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2)防范處置。迅速采取有效處置措施,控制事態苗頭。利用各種渠道增加宣傳頻次,告知公眾避險和減輕危害的常識、需采取的必要健康防護措施。
(3)輿論引導。加強輿情監測,做好正面輿論引導工作。必要時滾動發布事態最新情況,公布咨詢電話,組織專家解讀,避免引起公眾恐慌。
3.2.4 預警級別調整和解除
有權發布預警的單位應當根據事態的發展情況和采取措施的效果,按照有關規定適時調整預警級別;當判斷不可能發生糧食應急事件或者危險已經消除時,應宣布解除預警,適時終止相關措施。
3.3 應急報告
建立糧食市場異常波動情況應急報告制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立即進行核實,并按照規定程序逐級緊急上報,區發展改革委要及時向區政府和市級主管部門報告。
(1)發生洪澇、地震、干旱以及其他嚴重自然災害,造成本行政區域內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
(2)發生重大傳染性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引發公眾恐慌,造成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
(3)其他引發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情況。
4應急響應
4.1 ?響應分級
根據糧食應急狀態嚴重程度和發展態勢,應急響應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四個等級。
初判發生特別重大糧食應急狀態時,啟動Ⅰ級響應,按市政府部署及時應對;發生重大糧食應急狀態時,啟動Ⅱ級應急響應,按區政府部署及時應對;發生較大糧食應急狀態時,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由區糧食應急指揮部牽頭應對;初判發生一般糧食應急事件時,由鄉鎮(街道)糧食應急指揮機構牽頭應對,必要時由區糧食應急指揮部提供指導。
應急響應啟動后,應當根據糧食應急事態發展態勢適時調整響應級別,避免響應不足或響應過度。
4.2 ?響應措施
糧食應急狀態發生后,根據工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4.2.1 ?信息報告
糧食應急狀態發生后,有關鄉鎮(街道)和區糧食應急指揮部要采取一切措施盡快掌握情況,力爭30分鐘內向區政府報告、1小時內書面報告。其中,一般糧食應急狀態由鄉鎮(街道)報告;較大、重大糧食應急狀態由區糧食應急指揮部報告。
一般、較大、重大糧食應急狀態信息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
(1)分析本轄區內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范圍、狀況及原因。
(2)動用區級儲備糧食或企業周轉庫存糧食的品種、數量、質量、庫存成本、銷售價格等建議。
(3)動用區級儲備糧食或企業周轉庫存糧食的資金安排、補貼來源等建議。
(4)動用區級儲備糧食或企業周轉庫存糧食的使用安排和運輸保障,如實物調撥、加工供應、市價銷售、低價供給或無償發放,以及保障運輸的具體措施等。
4.2.2 ?糧食調運
組織好應急糧食加工、調運和供應,增加糧食供給,平抑市場糧價。必要時,應及時動用區級儲備糧食;如區級儲備糧食仍不能滿足應急供應,確需動用市級儲備糧食的,由區政府向市政府提出動用申請,經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4.2.3 ?動態監測
對本行政區域內糧食市場動態進行24小時監測,重大情況第一時間內上報相應層面組織指揮機構。
4.2.4 ?強制干預
經區政府批準,可實施強制性糧食干預措施,包括限定糧食價格,實行限量、定點、登記等供應形式,依法對糧食市場進行臨時性特別管制,強制性控制社會糧源和涉糧設施。全區糧食應急供應重點保障城鎮居民(含學校學生)、部隊和受災缺糧群眾。
4.2.5 ?輿論引導
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統一發布相關新聞,正確引導糧食生產、供求和消費,緩解社會緊張心理。
4.3 ?響應終止
當糧食應急狀態得到妥善控制且風險隱患已消除時,負責牽頭應對的組織指揮機構要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響應終止實施糧食應急預案的建議,經批準后,及時終止實施應急措施,恢復正常秩序。
5 ?后期工作
5.1 ?評估和改進
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及時對糧食應急處理的效果進行評估、總結,對糧食應急預案執行中發現的問題,要提出改進措施,進一步完善預案。
5.2 ?應急財政支出清算
區財政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糧食應急中動用區級儲備糧食或企業周轉庫存發生的價差損失、貸款利息和費用開支等進行審核、清算,及時撥付到位。對糧食應急占用的貸款,由農發行黔江分行與相關單位及時清算、收回貸款。
5.3 ?應急能力恢復
根據應急狀態下對糧食的需要和動用等情況,采取促進糧食生產、增加糧食收購或適當外購等措施,及時補充區級儲備糧食儲備以及糧食企業的周轉庫存,恢復應對糧食應急狀態的能力。
6 ?應急保障
6.1 ?糧食儲備
建立和完善區級儲備糧食儲備制度,保持必要的儲備規模和企業周轉庫存,增強對糧食市場異常波動的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
(1)區政府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及糧食應急狀態,充實區級儲備糧食儲備,優化布局,調整結構,保證重點區域的應急供應,建立一定數量的成品糧食儲備,滿足糧食應急工作的需要。
(2)區內所有糧食經營者都應保持上年月平均銷量20%以上的庫存量。嚴格執行市政府出臺的應急時的糧食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規定。區發展改革委要加強對糧食經營者庫存情況的監督檢查。
6.2 ?糧食應急保障系統
按照“合理布點、全面覆蓋、平時自營、急時應急”的原則,加強糧食應急加工、配送、供應和儲運等應急網絡設施的布局及建設,確保發生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時,應急網絡體系相互銜接、協調運轉,有效發揮應急保障作用,滿足糧食應急工作的需要。區政府應重點保障城區和缺糧鄉鎮的應急糧食加工、儲運和供應。
(1)建立健全糧食應急加工網絡。按照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糧食應急加工的需要,由區發展改革委掌握、聯系并扶持一批靠近糧源或重點銷售地區、交通便利、設施較好且常年具備加工能力的糧食加工企業,作為應急加工指定企業,承擔應急糧食加工任務。
(2)建立和完善糧食應急供應網絡。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以現有糧食應急供應點、放心糧店等為重點,兼顧社區市場、超市、糧油經營店等其他糧食零售網點,由區發展改革委擇優選定,委托其承擔應急糧食供應任務。每個鄉鎮(街道)至少設立一個糧食應急供應網點,每超過3萬人的鄉鎮(街道)增設1個糧食應急供應點。
(3)建立糧食應急儲運網絡。根據糧食儲備、加工設施、供應網點的布局,科學規劃,提前確定好運輸企業、運輸線路、儲存地點、運輸工具等,確保應急糧食運輸。進入糧食應急狀態后,對應急糧食要優先安排計劃、優先運輸,區政府有關部門要確保應急糧食運輸通暢。
(4)加強對糧食應急指定企業的管理。區發展改革委應當與糧食應急指定加工和供應企業簽訂書面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并隨時掌握這些企業的動態。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后,指定的應急加工和供應企業必須服從政府的統一安排和調度,保證應急糧食的加工和供應。
6.3 ?應急設施建設和維護
相關部門要根據我區實際情況加大投入,加強重點區域糧食加工、儲運和供應等應急設施的建設、維護工作,確保糧食應急工作需要。
6.4 ?通信保障
區糧食應急工作指揮部各成員單位、糧食應急機構和糧食應急指定企業,要向區發展改革委提供準確有效的通信聯絡方式,并及時更新,保證通信暢通。
7 ?培訓演練
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糧食應急預案的學習培訓,并結合日常工作進行演練,盡快形成一支熟悉日常業務管理、能夠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訓練有素的專業化隊伍,保障各項糧油緊急措施的貫徹落實。
8 ?附則
8.1 ?預案解釋
本預案由區發展改革委負責解釋。
8.2 ?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1.區指揮部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2.鄉鎮(街道)糧食應急指揮機構通訊錄
3.應急工作組職責
附件1
指揮部和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一、指揮部職責
區糧食應急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制,區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為指揮長,區政府分管副區長為副指揮長,統一領導、組織、指揮應對工作。區糧食應急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區發展改革委,由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區糧食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在應急狀態處置時,按職責組建綜合協調、應急處置、社會穩定、交通保障、輿論引導、事件調查等工作組。
二、成員單位職能職責
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包括區政府新聞辦、區應急局、區發展改革委、區農業農村委、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公安局、區交通局、國家統計局黔江調查隊、農發行黔江分行、區儲備糧有限公司等。各成員單位職責如下:
1.區政府新聞辦:牽頭做好市、區新聞媒體的協調管理工作,按照有利于社會穩定的原則,指導有關單位發布相關新聞,正確引導輿論。(負責人:王永;聯系電話:79223897)
2.區應急局:負責統籌協調事故災難、自然災害領域一般、較大事故災害的應急處置,指導行業主管部門應對事故災害處置工作。組織協調相應領域事故災害的應急救援,綜合研判事態并提出應對建議,協助區委、區政府組織相應領域重大事故災害應急處置工作。(負責人:周飛;聯系電話:18908272817)
3.區發展改革委:負責糧食市場的調控和供應工作,開展對糧食市場的監測和預警分析,指定糧食應急加工、供應企業,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應急糧食的采購、調撥、加工、運輸和供應,及時提出動用市、區級儲備糧食的建議并組織實施,完善應急糧食供應網絡,加強糧食應急設施建設,開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負責人:龔言新;聯系電話:79230718)
4.區農業農村委:負責組織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以緩解糧食供應壓力。(負責人:郭興春;聯系電話:13908271668)
5.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對糧食經營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假冒商標等違法行為的查處,維護市場經營秩序。負責對糧食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后的質量安全實施監督管理。負責對糧食市場價格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價格違法行為。(負責人:羅競;聯系電話:79222650)
6.區交通局:根據糧食應急工作需要,及時安排落實應急糧食的運輸,搞好運輸綜合協調。(負責人:彭東;聯系電話:13908272585)
7.區財政局:負責安排、審核糧食應急工作所需財政支出,??顚S?,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負責人:鄧緒洋;聯系電話:13896833559)
8.區商務委: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市場供應監測,完善應急商品投放網絡建設。(負責人:王桂蘭;聯系電話: 79230268)
9.區公安局:負責維護糧食供應場所的治安秩序,保證應急通道暢通,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打擊擾亂糧食市場秩序的犯罪活動。(負責人:陳勝;聯系電話: 19802751952)
10.國家統計局黔江調查隊:負責統計監測與應急工作相關的糧食生產和消費工作。(負責人:崔旭東;聯系電話:13896821466)
11.農發行黔江分行:在總行信貸政策制度允許范圍內,向有權審批行申報采購、加工、調撥、供應應急糧食所需的貸款。(負責人:白濤;聯系電話: 13908275592)
12.區儲備糧有限公司:負責市、區級儲備糧食動用計劃的執行。(負責人:喻祖鵬,聯系電話: 13908276356)
其他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要服從區糧食應急指揮部的統一指揮調度。
附件2
鄉鎮(街道)糧食應急指揮機構通訊錄
序號 |
單位名稱 |
值班電話 |
1 |
城東街道 |
79222210 |
2 |
城南街道 |
79333113 |
3 |
城西街道 |
79246058 |
4 |
正陽街道 |
79426177 |
5 |
舟白街道 |
79850378 |
6 |
馮家街道 |
79422023 |
7 |
沙壩鎮 |
79617001 |
8 |
白石鎮?? |
79640001 |
9 |
鄰鄂鎮 |
79424097 |
10 |
阿蓬江鎮 |
79573001 |
11 |
鵝池鎮 |
79540001 |
12 |
馬喇鎮 |
79497001 |
13 |
黎水鎮 |
79647001 |
14 |
黑溪鎮 |
79612003 |
15 |
石會鎮 |
79614016 |
16 |
小南海鎮 |
79856001 |
17 |
濯水鎮 |
79468001 |
18 |
金溪鎮 |
79576001 |
19 |
石家鎮? |
79549001 |
20 |
黃溪鎮 |
79645001 |
21 |
五里鎮 |
79490001 |
22 |
太極鎮 |
79570043 |
23 |
中塘鎮 |
79854048 |
24 |
水市鎮 |
79466001 |
25 |
新華鄉 |
79546001 |
26 |
水田鄉 |
79572128 |
27 |
杉嶺鄉 |
79649001 |
28 |
金洞鄉 |
79492001 |
29 |
白土鄉? |
79575111 |
30 |
蓬東鄉 |
7942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