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政策解讀
一、政策出臺的背景依據
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五屆十次全會精神,推動科技創新戰略實施,加快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市場為支撐的多元科技投入體系,提高我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的通知》(渝府辦發〔2021〕47號)文件,結合我區實際,出臺本政策。
二、政策的主要內容
《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正文分六部分,共16條,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為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共2條,主要從落實企業創新稅收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提高研發投入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第二部分為積極培育科技研發主體。共5條,主要從培育市級科技型企業、高成長性企業,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方面予以獎勵。
第三部分為加大科技成果獎勵。共5條,主要通過高新技術產品獎勵、發明專利培育、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推動科技成果在我區轉化。
第四部分為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共1條,主要通過做大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區級風險補償金規模,加大對科技企業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等產品創新,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科技企業降低擔保費率。推動企業科創板掛牌等方面優化科技金融環境。
第五部分為支持科技人才引進。共1條,主要為引進的科技人才提供住房、資金等保障。
第六部分為強化科技創新保障。共2條,主要從政策落地,績效管理兩方面確保政策落實。
三、適用范圍
本政策適用于在黔江區內登記注冊的企事業單位(非職務發明專利相關政策可由自然人申請)。
本政策有效期5年,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參照本政策執行。
四、名詞解釋
1.科技型企業。是指有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R&D”)人員、R&D經費支出和自主知識產權成果,且成功在重慶市科技型企業管理系統入庫的企業。
2.高新技術企業。是指經科技部備案,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的居民企業。
3.牛羚企業。是指經市科技局認定,具備自主知識產權,連續兩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達5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
4.瞪羚企業。是指經市科技局認定,具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原創性技術,連續三年銷售收入年均增長40%以上;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凈利潤達400萬元人民幣以上或估值達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
5.獨角獸企業。是指經市科技局認定,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創辦時間較短,在行業中有顛覆式創新,發揮著引領作用的企業。
6.重點實驗室。面向前沿科學、基礎科學、工程科學等,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等,推動學科發展,促進技術進步,發揮原始創新能力的引領帶動作用的平臺。
7.新型研發機構。從事科學研究、技術創新、研發服務和成果轉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的獨立法人機構。
8.技術創新中心。面向影響國家長遠發展穩定的行業和產業需求,開展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成果轉化及應用示范的平臺。
9.工程研究中心。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業核心競爭能力和發展后勁為目標,組織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綜合實力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
10.企業技術中心。是指企業根據市場競爭需要設立的技術研發與創新機構,負責制定企業技術創新規劃、開展產業技術研發、創造運用知識產權、建立技術標準體系、凝聚培養創新人才、構建協同創新網絡、推進技術創新全過程實施。
11.科技企業孵化器。是指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養高新技術企業和企業家為宗旨,面向科技型企業和創業團隊,提供物理空間、共享設施和一系列專業化創新創業服務的機構。
12.眾創空間。是指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公共服務平臺。
13.星創天地。指由獨立法人機構建設,堅持市場化運營、專業化服務,聚集創新資源和創業要素,為農業農村創新創業主體的培育和創新型農業企業孵化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平臺。
14.農業專家大院。一種新型農村科技服務模式,是多元參與機制、多樣化運行方式、長效組織實施機制和交流互動機制構成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服務體系。
15.科普基地。是依托企事業單位建立,為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科普工作的積極性,發揮社會科普資源的作用,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