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
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
金融政策》的通知
黔江府辦發〔2021〕39號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此件公開發布)
黔江區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市委五屆十次全會決策部署,深入推動科技創新戰略實施,加快建立以財政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金融市場為支撐的多元科技投入體系,提高我區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支持科技創新若干財政金融政策〉的通知》(渝府辦發〔2021〕47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1.落實稅收優惠。全面落實國家支持科技創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繼續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按15%征收的優惠稅率。
2.加大研發補助。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的規上制造業企業,申報研發費用在1000萬元以下的,區級按研發費用存量不高于3%、增量不高于10%的比例給予補助;申報研發費用在1000萬元及以上的,享受市級相應補助政策。
二、積極培育科技研發主體
3.培育科技型企業。對首次納入市級科技型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的企業,一次性補助1萬元。
4.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凡開展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工作,并通過區科技局會同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初審推薦的,一次性補助5萬元;對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補助10萬元;對非首次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補助5萬元。
5.培育研發機構。對首次認定的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國家級、市級分別一次性補助50萬元、20萬元;首次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生產力促進中心、農業專家大院、科普基地等科技服務機構,國家級、市級分別一次性補助20萬元、10萬元;對引進的重大科研平臺,采取“一事一議”的方式予以支持。
6.培育高成長性企業。對新認定的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和牛羚企業,分別一次性補助10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
7.引進高新技術企業。新招引高新技術企業,經市級及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門認定或備案的,一次性補助15萬元。
三、加大科技成果獎勵
8.支持高新技術產品研發。對企業開發并新認定的市級高新技術產品,每個補助2萬元。
9.加大發明專利培育。對新授權的國內職務發明專利,每件補助1萬元;對新授權的國內非職務發明專利,每件補助0.5萬元;對維持5年以上的發明專利,從第6年起每件補助0.2萬元/年;對通過購買、股權投資等方式引進發明專利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自引進之日起每件補助0.1萬元/年。
10.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對引進區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區成功轉化并完成技術合同登記的,按技術合同實際發生額的2%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50萬元。
11.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對企業轉化科技成果獲國家、市級認定的動植物新品種和非主要農業新品種,分別一次性補助50萬元、20萬元。對認定的國家級、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農業科技園區等,分別一次性補助50萬元、20萬元。對成功創建國家級、市級種質資源庫(圃、場、區)和區域性畜禽種業創新中心分別一次性補助50萬元、20萬元。
12.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對首次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重慶市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分別一次性補助5萬元、3萬元、1萬元。對首次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貫標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或規上工業企業,一次性補助3萬元。
四、加大科技金融支持
13.加大金融政策支持科技力度。積極支持區內科技企業爭取重慶科技創新投資集團公司運營指導和資金支持。做大知識價值信用貸款區級風險補償金規模,鼓勵銀行機構加大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發放力度,加大對科技企業信用貸款、中長期貸款等產品創新,用好“再貸款+”和“再貼現政策”。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對科技企業降低擔保費率。支持科技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上市掛牌,積極推動成長性較好的科技企業納入重慶市擬上市儲備庫,并給予重點培育,對在科創板成功掛牌的企業,區級給予100萬元的獎勵。進一步完善區級創業種子基金管理制度,建立更加符合科技創新特點的投資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和容錯機制。
五、支持科技人才引進
14.加強科技人才引進的政策支持。對區內符合“重慶英才集聚工程”條件的科技人才,積極爭取市級人才政策。充分利用保障性住房、國有閑置住房等,為符合條件的科技人才提供住宿幫助,在黔工作第一年免收租金,第二年起租金減半。對引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擔任顧問,且每年在企業累計工作6個月以上的,在工作的第二年度,對顧問每人一次性補助30萬元;對引進正高職稱、博士(含博士后)從事科研或高管的企業,且引進人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從工作的次年起每年補助2萬元/人;對引進副高職稱、碩士從事科研或高管的企業,且引進人才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的,從工作的次年起每年補助1萬元/人。
六、強化科技創新保障
15.強化政策落地。本政策有效期5年,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31日參照本政策執行。實行過程中如遇上級重大政策調整,本政策相應調整。區科技局會同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管局、區經信委等有關部門在本政策出臺后1個月內印發實施細則,細化政策內容、簡化申報程序,妥善處理新舊政策銜接,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切實解決政策落地問題;本政策涉及的獎補政策資金,按事權與財權相統一的原則,由區財政局、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分別承擔。
16.完善績效管理。區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優化財政獎補資金管理,既要提高創新主體自主權,又要嵌入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績效管理;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健全科學的績效評價機制,適時開展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執行情況評價,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政策實施、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強化創新主體履行科研誠信建設的主體責任,完善內部監督約束機制,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