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衛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 政策解讀
2021年12月,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黔江區衛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衛生規劃》)。為方便社會公眾了解規劃內容,現作如下解讀:
一、《衛生規劃》編制依據
“十四五”時期是全區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加快建成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關鍵時期。根據《中共重慶市黔江區委關于制定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重慶市黔江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慶市衛生健康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衛生規劃》。
二、《衛生規劃》主線
“十四五”時期,黔江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以健康中國建設主線,緊扣建設渝東南區域醫療中心的功能定位,著力“四個提升”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深入推進健康中國黔江行動,實施健康知識普及等15專項行動。二是著力提升優質醫療資源供給能力。以城區醫療衛生資源布局調整為抓手,建設“3+4”優質醫療衛生資源供給體系(“3”即,鞏固提升中心醫院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水平,把民族醫院建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區中醫院建成三級甲等中醫院;“4”即4所公共衛生機構,建成應急醫院,提檔升級區疾控中心、區婦幼保健院、中心血站)支撐渝東南區域醫療中心和武陵山區醫療高地,彰顯醫療衛生板塊在渝東南武陵山城鎮群的集散功能。三是著力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分類規劃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以“6+4+20”體系(6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金溪、濯水、黃溪、馬喇4個中心鄉鎮衛生院,20個普通鄉鎮衛生院)保障城鄉居民享有可及的基本衛生服務,把4個中心鄉鎮衛生院建成甲級鄉鎮衛生院帶動片區衛生院發展,形成農村片區醫療衛生服務圈。四是著力提升社會辦醫療機構可持續發展能力。寬松辦醫環境,加強行業監管,改進服務質量,構建有序就醫秩序。與此同時,立足增強“中心”支撐能力和解決基層衛生服務能力不強的問題,我們策劃了44個重大項目,提出了11項重點任務和重大改革。
三、《衛生規劃》主要內容
《衛生規劃》由規劃背景、發展思路、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及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5部分構成。
規劃背景。總結了“十三五”時期發展成效,分析了“十四五”時期發展機遇與挑戰。
發展思路。提出了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化“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提出了堅持人民健康至上、堅持統籌協調、堅持改革創新、堅持質量為要、堅持開放發展5項原則。規劃了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渝東南區域醫療中心和武陵山區醫療高地,醫療衛生在渝東南乃至武陵山區的集散功能明顯增強,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和多層次健康需求的供給體系更加健全。
重點任務。共11項,包括7項重要行動和4大發展工程。一是深入推進健康中國黔江行動,持續推進重大專項行動、加強重點疾控綜合防控、促進重點人群健康、深化愛國衛生運動;二是實施公共衛生促進行動,落實公共衛生服務任務、提高公共衛生工作質量、提高公共衛生工作效率、加強婦幼健康服務、優化生育政策促進家庭發展、加強老年健康服務;三是實施醫療質量和服務能力提升行動,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加強醫院學科建設、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四是實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行動,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彰顯中醫藥促進人民健康獨特作用;五是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行動,全面推進醫共體建設、大力推動醫防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六是實施醫療衛生綜合監管強化行動,健全綜合監管制度、加強行業綜合監管、加強醫療從業人員監管;七是實施大健康產業發展行動,發展醫療技術服務健康產業、打造重慶重要醫藥基地、打造全國知名康養勝地;八是實施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優化工程,優化城區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分類規劃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促進社會辦醫可持續發展;九是實施優質資源擴容工程,加快醫院等級建設、加快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等級建設;十是實施疾控和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構筑公共衛生防控救治屏障、加強疾控能力建設、加強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十一是實施事業發展保障工程,提高衛生健康治理水平、完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增強信息化保障能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與此同時,在重點任務中,以“專欄”形式明確了將完成的具體重點事項。
保障措施。包括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投入機制、加強監測評估等要求。
重大項目。“十四五”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44個,計劃投資36億元。